古代哪个朝代的状元最多 古代考状元有多难 哪朝最难考
80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30 21:36:09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跟一个不识字的大老粗有关
科举制做为一种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并非从一开始就有的。在上古时期和中古前期,是没有这项制度的,那时国家选拔人才主要靠世袭制度和举荐制。比如秦朝以前,采用的是“世卿世禄”制度,后来又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对天下的管理是由天子、诸侯、卿、士等来完成,做官依照的是世袭制;到了汉朝,开始少量出现提拔民间人才为朝廷服务,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当官,比如大家熟知的“举孝廉”,就是由郡一级推举的人才,如果是州一级推举的则称为秀才。
到三国魏文帝(曹丕)时,人才举荐制有了长足的发展。当时著名政治家陈群创立了九品中正制,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两晋、六朝时都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对察举制的改良,但此制仍有很大局限性,因为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经常严重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所以官员大多仍然是从各地权贵的子弟中选拔,士族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而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得到重用。
但随着后来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在这样的背景下,科举制逐渐萌生。
说起科举制的产生和起源,还跟一个不识字的大老粗有关。因为科举制本质上是一种考试制度,而考试制度怎么来的呢?这里就要提到一个人。此人叫石勒,他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开国皇帝,此人本身是个文盲,大老粗一个,但他却很重视教育,他正式确立了小学教育制度,并且发明了考试制度。据《晋书》记载,石勒“命郡国立学官,每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三考修成,显升台府。于是擢拜太学生五人为佐著作郎,录述时事”。
就是说,石勒在每个郡都设立学官,负责当地的教育工作;并设立地方学校,每郡招收一百五十人,作为国家的后备人才来培养,这些人要经过三次考试才能毕业。后来隋朝的科举制度,正是在石勒的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
二、科举制的正式建立和发展:隋唐时期
隋文帝(杨坚)是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即位以后,就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
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杨广开始增设进士科(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奠定科举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那时的进士科以考政论文章为主,选择“文才秀美”的人才,不过隋炀帝优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品质而不是文才。至607年,考试科目已经有了十科。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产生。
不过在隋朝,科举制仍然很不成熟。甚至在隋朝没有诞生状元。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朝出现的,是贝州武城(今河北南宫)人孙伏伽。科举制的真正发展和完善是在唐朝。其中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等五十多种。其中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而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更加被重视,唐朝许多宰相都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的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考试合格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比如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一职。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得到正式的官职。如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只得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之后才踏进官场。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这时的科举仍然留有一定的察举制影子。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这也不可避免造成不公平,出现士子与考官之间的利益瓜葛。到了唐代后期,出身寒门由科举入仕者渐多,与贵族豪门入仕者形成两大官僚派系集团,互相倾轧,形成了后来的“牛李党争”的局面。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学校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等。
载初元年(690年)二月,武则天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科举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长期制度。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即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武举的第一名被称为武状元,比如郭子仪就是武状元。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唐朝由于每年都有常科考试,还有不定期的制科考试,所以状元当然就比较多了,唐朝留下姓名的状元多达141位,是历朝中最多的。
三、科举制的重大改革:两宋时期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重文轻武”,科举考试更受重视。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宋朝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
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于开宝六年(973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旨,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两年不定。宋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先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省试;在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为防止科考作弊,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制度。糊名,就是把考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宋太宗时开始实行。但是,糊名之后,还不保险,因为人的字迹还可以辨认,所以后来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这样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尽量避免了主考官的徇私舞弊。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期初宋代多是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变,取消诗赋、帖经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而且让考生有了更多发挥的余地。
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都是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并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可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宋朝进士科考因三年才一次,所以中状元的并不多,连欧阳修和苏东坡这样的大才子都没有考中状元。不过南、北宋有300多年,共开科118次,也取进士多达二万人以上。
四、科举制的鼎盛时期:明朝和清朝中前期
元朝是中国第一次由非汉人建立的主干王朝,此朝科举制曾一度呈现衰落之势。元代的科举制形式上基本沿袭宋代,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但因为元人对汉人的歧视,把全国人分成各种等级,也带来了科举考试的不公平。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相对较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较严格。乡试、会试的录取人数也按种族分配,很不公平。
元朝的近百年间,共举办科举考试十六次,取进士1139人,国子学录取284人,总计1423人。但元朝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朝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元朝灭亡后,明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对科举高度重视,超过了以往历代。不过明朝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要求比较严,不是谁都能参加的。参加科举资格的有两种人,一是生员,一是监生。这两种资格的人都是学校(或者学院)培养的。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
明朝的学校大约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国学,比如国子监,也称国子学,它本是中国古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有时也称“太学”。第二类是地方上的学校,一般是由地方上的府,州,县开办。如果没有参加这两种性质的学校考试,是无法进入仕途的。
所谓生员是指经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校者,俗称秀才;而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
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参加童试的人叫童生。童试也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者才称生员,即秀才。考上秀才之后再分别分往府、州、县学校学习。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但还不能说是得到了功名。取得功名要进行下一步,即乡试。而取得乡试资格的有两种,一是监生,二是科举生员。一方面,由各府、州、县学校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称科举生员。而科举生员和监生方有参加下一步即乡试的资格。
下一步才开始正式进入科举考上,求取功名了。明朝和清朝的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第一步是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乡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即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比如唐伯虎就考取了第一名解元,而《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就考上了第七名亚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
第二步是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第三步是殿试。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录取分三甲。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至此,你就完成任务了。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
明清的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在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和字数都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主要来源于朱熹注解)演变而成。
明清两代学子考状元简直太难了,需要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哪一步出了问题,就与状元无缘了。所以即便如唐伯虎那样具有绝世之才的人,也只是考了个解元,即第一名举人而已,没有中状元的命。
五、科举制的衰落和废除:清朝后期
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渐趋衰落。1888年,清政府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又加设经济特科;同时,清政府应康有为等人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等奏请朝廷取消科举,以便推广新式学堂。1906年开始,全国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也跟着停止,从此,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正式废除。
六、历史上各朝的状元统计,哪朝状元含金量最高?
中国自隋朝开创科举制以来,前后1300多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进士。自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第一个状元出现开始,历朝历代有姓有名的状元共有599人,其中唐代141,人,五代十国16人,两宋118人,辽代54人,金代31人,元代32人,明代89人,清代114人,张献忠大西国1人,太平天国3人。科举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三年(公元1853年)的傅善祥。很显然,最强盛的唐朝状元是最多的,这也可以看出唐朝是最重视人才的。其次是宋朝。唐宋往往并称是有一定道理的。
排第三的是清朝,但不能证明清朝就比明朝更强大,事实上清朝的文字狱很严重,只能说是清朝的状元含金量不够高,因为八股取士在清朝走到了极端,八股文也到了彻底腐朽的地步了。至于元朝,状元虽然不算少,但往往不被重用,特别是汉人,所以此朝考状元的意义不是很大。那么哪个朝代的状元最难考呢?笔者以为是明朝,首先明朝300多年才89个状元,从数字上就可以看出来,还有就是明朝开始考状元的门槛越来越高,你不上州、府、县的正规学校,你是不能获得科考的资格的。
明朝考状元最难,过关最多,但是不是明朝状元的含金量就最大呢?未必。笔者以为宋朝状元含金量应该最高。首先是因为宋朝重文轻武,特别看重读书人,所以读书人就多,竞争就最激烈,但宋的状元数却远远不及唐朝,像大名鼎鼎的苏轼、欧阳修等唐宋八大家中的6位居然没有一个考中,就能说明问题。而唐代的名人中状元的起码还有王维、房玄龄、柳公权等。而明朝尽管科考门槛高,考上状元的又不够多,这同明朝的政治制度有关,明朝对文化管控太严格,许多知名文人并不热衷于科举;并且明朝对于科考管理太严酷,是不少有大才的人对状元望而生畏,弄不好会卷进什么科考案里什么的,比如唐伯虎就是一例,这样会吓跑一部分人来竞争科考。
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你能穿越到古代,你最想回到那个朝代参加科举呢?当然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过小编以为,还是回到宋朝比较好,最好还是北宋,那时的文人在历史上是最有地位的,尽管中状元的几率较小,但是中进士的几率还是不小的;况且,若一不小心碰到了会做东坡肉的老苏,跟这位老顽童似的老兄痛饮一杯,岂不妙哉?不知各位看客还有何高论?
相关文章
- 学可以组成什么词语(“学”字的由来) 2024-11-21 11:16:08
- 路中间的白色实线是何含义(黄色实线和白色实线有什么区别) 2024-11-21 11:01:29
- 河南周口市有多少人口呢(河南省周口市的概况) 2024-11-21 10:47:18
- 怎样揽柿子又脆又甜(这样挑脆柿才能口感惊艳) 2024-11-21 10:19:09
- 怎样揽柿子又脆又甜(掌握这几个方法香甜可口) 2024-11-21 10:04:01
- 飞的成语有哪些呢(远走高飞) 2024-11-21 09: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