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优华建工范胜:创新突围 传统行业也能开辟新赛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5:40:00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需求疲软、资金链紧张以及行业生态重塑等多重危机,让部分传统企业在裹挟中艰难前行。而传统建筑工程领域在此背景下,如何巧妙地在传统根基与创新突破间寻求平衡,以稳固的市场地位为基础,在新技术、新模式、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与领先?“新质生产力最核心的就是创新,在传统行业中找新赛道,找到一个开口,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设备创新、盈利模式创新等手段,才能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面对目前的行业困境,云南优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范胜对前路充满信心。

传统“突围”

创新模式寻求“新”增长

云南优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华建工”)凭借其卓越的表现和持续的创新精神,在建筑工程领域崭露头角。然而,面对当前建筑工程行业的严峻挑战,优华建工并未止步。“只有不断创新和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范胜告诉记者,随着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渗透,传统建筑工程行业正逐步向智慧建造转型,公司紧跟时代步伐,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引进优秀人才,尝试建立“建筑+科技运营”的创新模式。“公司目前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工程设计,通过BIM,建筑师、工程师、施工人员和业主可以在项目早期阶段进行协同工作,共同优化建筑的功能布局、结构设计和设备配置。在建筑材料方面使用新型建筑材料,为建筑功能整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范胜表示,公司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也开始尝试利用无人机应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例如,应用无人机进行建筑玻璃清洗、物资吊运,设计人员通过无人机进行野外勘测建模,管理人员使用无人机进行施工现场可视化巡查等,通过科学技术及设备的应用,为传统建筑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和便利。

通过典型项目示范引领,优华建工正在逐步实现科技、智能化、大数据在集控管理、数据精准分析及管理流程优化方面的核心功能,推动科技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力求在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同时,大幅提升建设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为企业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观念先行

人才与技术双轮驱动

“越是谷底,我们越要触底反弹。新兴企业靠着数字化手段,对市场变化反应快,能快速推出符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和服务。而我们传统行业也要主动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事物,不断引进优秀人才加强技术应用,让技术为我所用。”面对新质生产力的挑战与机遇,优华建工也正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之路。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才与技术如同双轮驱动,引领着行业的革新与进步。人才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敏锐的洞察力与不竭的创新精神,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传统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让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外部的数字化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我们在引进人才时,也特别注意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让人才能留得住。”范胜表示,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他也特别注重团队建设,促进新老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自己的团队成为一个有战斗力、有冲劲的团队。在公司管理上,试点搭建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职责权限,建立奖惩机制,梳理工作流程,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竞争力。

政策帮扶 服务高效

让创业梦落地生根

为何选择昆明?区域发展潜力、营商环境、政府政策支持让范胜在昆明创业的信心更加坚定。

一个优质的营商环境能够降低创业门槛,提高创业成功率,从而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活力。“创业初期,公司深切感受到了政府给予的温暖和帮助。从最初设立时的政策指导、网上办事、上门服务,到我们在经营过程中的政策宣讲、贷款优惠扶持等,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为优华建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于未来,范胜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虽然充满挑战,但也是我们实现逆袭的绝佳机会。团队的凝聚力、人才技能的韧性、良好的营商环境加上政府的支持,只要企业转变观念、找准方法,不断提升经营能力,就一定能站稳脚跟拿到实实在在的成果。”公司将继续秉承“创新、协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不断开拓创新,提质增效,推动产业转型,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同时,优华建工也期待与更多创业者携手合作、互帮互助,在春城昆明共同书写更加美好的未来篇章。

掌上春城记者:张曦

美编:姜维钢

责编:李晓梅

校对:王仪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

戳图片关注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