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先进工作者姚麟:军魂铸医心,应答山海的生命长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8:16:00
Transparency
在广州马拉松的赛道上,他并非最快的跑者,却用坚韧跑完全程;在武汉抗疫最前线,他带领医疗队打下这场“硬仗”;在粤西山区,他将大学附属医院的优质诊疗服务“带着泥土”移植到县域……
在4月28日公布的“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名单中,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六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院长姚麟光荣上榜。从军营到医院,从抗疫前线到山区帮扶,姚麟在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生动诠释着“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院长姚麟 图/许敏
军旅淬炼:15年铸就“不褪色”的医者底色
1991年到2006年,姚麟在部队度过了人生中宝贵的15年。这段经历不仅塑造了他强健的体魄,更锤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强烈的团队精神。“部队教会我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一是要有健康的身体,这是做任何事的基础;二是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他透露,虽然自己不爱跑步,还是顺利完成了广州的全程马拉松。

从部队转业后,姚麟进入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科学研究和为地方百姓服务。新冠疫情期间,姚麟冲到了第一线。2020年1月28日,作为广东支援前线的第二批医疗队领队,他带着五个地市近150名同伴奔赴了武汉。
“当时我的印象很深刻,出发前一天,我在家里冲凉冲了一个半小时。”姚麟回忆道,“我一般冲凉十来分钟,那天一直在想,怎么保证这支队伍平安回来。”在飞往武汉的航班上,他对队员们说,“打开舱门就是‘战场’,面对的是看不见的‘敌人’。下飞机前,请大家互相拥抱一下,从此刻起,我们就是可以交付后背的战友。”

这场抗疫挑战让姚麟深刻体会到:“我们不是生而无畏,而是选择了去面对!”在他看来,正是依靠制度的优势、组织的建设、团队的力量,才能帮助到老百姓。
山区拓荒:把优质服务“带着泥土”移植到信宜
疫情刚过去没多久,姚麟就投身到了广东卫生健康“百千万工程”的建设中。2022年,当信宜市委市政府希望建设更高水平的医院时,作为中山六院分管医疗对外合作的负责人,姚麟毅然来到信宜山区。
初到信宜,所见所闻让姚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在广州,医院周围有很多租房子做放疗的患者。通常放疗的疗程长则一个半月,短则三周。而每天其实只要花五分钟。”他说,“这些在县域完全可以实现,但信宜以前没有放疗设备,老百姓只能往返奔波。”这让姚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为老百姓做点实事,绝不是一句空话。”

广大的县域农村服务老百姓的体系应该是怎样的?在当时的姚麟看来,自己积累了十几年的大学附属医院的管理经验,总结出不少医院管理的科学方法,如果能用到信宜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现代医院的管理制度是当地医院缺少的基础。共建第一年,姚麟就将之定义为“制度建设年”,修订、废止、新建了300多项制度,让制度去管人管事,建立起良好的文化和价值观。
姚麟认为,到信宜办医院,不只是帮扶,而是合作共建,将其看作中山六院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大型公立医院而言,除了看好病、做好科学研究,还需要发挥帮助广大县域成长的职能。”

人才破局:“没有躺平的医生,只有躺平的制度”
“以前的工作不是很累,但是好像总觉得没有劲。现在工作更累更难,但是觉得有劲儿了!”中山六院粤西医院的医生如是说。
医院人才建设是姚麟最重视的工作。“医院的根本一定是人才,没有人才的医院不是好医院。”他说,在欠发达地区留人不容易,但无非就是: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为此,医院打破常规,不再限定招聘时间和地点,只要有合适人才随时可以招聘。短短几年,医院的研究生数量从十几人增加到四五十人。

更可贵的是,除了引进人才,医院更注重培养人才。医院改革了报考研究生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和进修制度,鼓励医生报考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给予学费报销和奖学金激励。
“我们来之前的三年,医院里没有一个考研究生的医生,现在有近50名医务人员报考。”姚麟表示,“没有躺平的医生,只有让医生躺平的制度。”当时也有不同意见的声音出现:如果医院投入了经济支持,医生考出去不回来了怎么办?姚麟的回答很简单:“不回来也是为老百姓服务,说明他们有更好的平台。”
对于中山六院来说,在信宜与当地建立紧密医联体,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一些年轻医生在这里得到了锻炼,有的成长为院长助理,有的晋升为正高职称,还有的回到原单位后成为科室主任或学科骨干。到了信宜,年轻医生更多要思考县域医疗卫生的整体发展和学科建设。

县域蓝图:织就粤西人民的健康防护网
在山区,有很多危急重症患者希望不出本地就能解决问题,例如脑卒中、心梗、严重创伤、宫外孕出血、肿瘤放疗及综合防治等。
因此,姚麟对信宜人民医院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锚定建成信宜乃至茂名急危重症区域救治中心、粤西桂东肿瘤防治中心、国家级县域医共体(健康信宜)示范中心等三大目标。

目前,在医院的数字孪生医共体中,医疗系统和公共卫生系统正在实现联动。“我们要打通从大学附属医院到县医院再到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联动,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县域健康管理服务。”
展望未来,姚麟希望建立主动健康管理研究机制,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健康管理模式。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姚麟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退役军人的美,在于退役之后不褪色,能够继续把这种情怀用到本职工作中,用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
出镜、采访|记者 王倩
文|记者 朱嘉乐
图|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视频拍摄|记者 许敏 朱嘉乐
视频剪辑|记者 许敏
视频封面|杜卉
相关文章
- 专访全国先进工作者姚麟:军魂铸医心,应答山海的生命长歌 2025-04-29 08:16:00
- 雄安:承接疏解压茬推进 2025-04-28 17:00:00
- 青岛平度:联合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助力企业优化营商环境 2025-04-28 11:34:00
- 汇川区关于征集重复医疗检查检验、违规收费等问题线索的公告 2025-04-26 17:17:00
- 宁陕:力拔山河展住建风采 全民健身铸奋斗脊梁 2025-04-25 16:22:00
- 陕西榆林小学生健康素养知识竞赛圆满举行助力健康成长新风尚 2025-04-25 1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