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巴拉姆:西藏妇女“半边天”作用日益彰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0:25:00    

1959年西藏的春天,是一个极不平凡的春天——百万农奴彻底挣脱了世代束缚他们的枷锁。翻身的农奴焚烧文契,手捧着解冻的黑土,将刻着自己名字的木牌插进属于自己的田地里,从此当家作了主人。

在3月28日第17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到来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边巴拉姆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废除了旧西藏落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让西藏人民特别是广大妇女摆脱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农奴制下的压迫和剥削,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边巴拉姆介绍,在旧西藏,妇女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在家庭中,妇女处于附属地位,既无人身自由,也无任何经济支配权;在社会公共领域,西藏妇女深受神权、政权和夫权的压迫。西藏民主改革后,尤其是西藏自治区成立后,落实国家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西藏法治建设从无到有,西藏妇女人权保障建设进入法治化轨道,宪法、法律和地方性法规对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权利进行全方位保障。

广泛享有政治权利。民主改革后,西藏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妇女代表比例不得低于20%,参与决策管理和社会事务的比例和能力显著提升。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女性代表占代表总数的32.4%;十二届自治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女性占比分别达到30.6%和28.1%;西藏100%的行政村(社区)有女性“两委”成员。

平等享有劳动权。民主改革后,西藏妇女依法享有平等的就业、报酬、分配住房和享受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受特殊劳动保护以及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的劳动就业权和社会保障权。数据显示,西藏就业人员中女性占40%以上,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占42.9%;2023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女性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17.73万人和161.52万人。广大勤劳妇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在各行各业发挥着“半边天”作用。

充分享有文化教育权。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女性入学和受教育权利的保障不断增强,文化素质与综合素质显著提高。1963年,首届拉萨中学毕业生中,女性毕业生占30%。随后西藏女性入学率和毕业率逐年增加。如今,西藏义务教育阶段性别差距基本消除,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中女性在校生比例均保持在50%以上;享受国务院、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的女性占比也在逐年增加。

全面享有健康权。民主改革后,西藏医疗卫生事业从无到有,建立了以中心城市为辐射、全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为网点的医疗救治防控体系,妇女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正式实施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孕产妇住院分娩绿色通道并实行费用100%报销;孕产妇重症跟踪监测实现区市县三级全覆盖。同时,关爱女性健康,开展妇女“两癌”免费筛查,进一步扩大HPV疫苗免费接种试点等措施。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西藏人均预期寿命由2010年的68.17岁提高到2020年的72.19岁。

“西藏妇女地位的变迁,堪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最具代表性的篇章之一,广大女性从过去没有基本人权到现在妇女权利保障水平全面提升。”边巴拉姆表示,今天的西藏,各族妇女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的舞台,发挥日益重要的“半边天”作用,西藏的妇女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杨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