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器人谷”领跑湾区智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21:13:00
上周末,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在北京举办。深圳优必选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制的“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夺得了这次比赛的桂冠。同样来自深圳的乐聚“夸父”机器人也顺利完赛。机器人也能跑马拉松了,这场比赛让不少观众大开眼界,这也是我国人形机器人技术突飞猛进的生动缩影。
在比赛中表现亮眼的“天工Ultra”和“夸父”都有着深圳机器人龙头公司参与的身影。在优必选、乐聚等公司的带动下,位于深圳南山区大学城周边的一条狭长谷地内,“机器人谷”的集聚效应正在形成。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群体智能”开展协同实训
“机器人谷”以机器人产业为核心,以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哈工大等高校资源为依托,不仅吸引了优必选、乐聚、越疆科技、速腾聚创等机器人领域龙头企业入驻,还聚集了大批创新型初创企业、科研机构与高端人才,构建起涵盖研发、生产、应用等全产业链的生态体系。拥有与“硅谷”相似的创新环境,深圳“机器人谷”正在加速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高地,更有人预言:“中国未来最有竞争力的机器人公司,很可能就诞生在这条‘机器人谷’。”
“机器人谷”的集聚对于深圳机器人产业的影响多元且深远。从资源整合层面,企业的集中使得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资源得以共享,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例如,零部件供应商与整机制造企业相邻而设,减少了运输成本与时间损耗,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在技术创新层面,企业间的近距离接触促进了先进技术的交流与碰撞,研发团队可以更便捷地开展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产业集聚形成的规模效应也会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与配套服务机构向这里聚拢,进一步完善“机器人谷”的产业生态,增强其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前不久,年初爆火的杭州宇树科技落子深圳,在“机器人谷”成立子公司,成为其从技术突破迈向商业化落地的关键一步。不光是宇树,众多机器人企业纷纷选择深圳,这与深圳对于机器人产业的布局不无关系。一方面,大湾区拥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华为、腾讯等科技龙头,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和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企业能够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另一方面,完备的产业链条、先进的制造水平使得企业能够缩短生产周期、最大效率地提升生产质量。此外,深圳从税收优惠到研发补贴、从人才引进到产业规划引导,全方位的政策扶持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助力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创新能力。
今年三月初,深圳发布《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重点瞄准引领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营造最优科技创新生态的任务目标,为深圳建设国际国内领先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赋能,也让众多企业看到了深圳对于机器人产业的重视和未来发展的前景。在科技创新能力、先进制造业水平、政策扶持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深圳在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发展的浪潮中赢得了先发优势。

如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实现突破。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已经走进工厂,进行智能搬运、智能分拣、智能质检、螺丝拧紧、零件安装、过程材料操作等任务的实训,以群体智能实现多机协作作业;肯綮科技的外骨骼机器人π为人体提供恰到好处的助力,帮助游客“无痛登山”;智能护理机器人能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监测等;清洁机器人则让家居清洁更加轻松便捷……技术的突破不仅提升了机器人的性能与功能,还拓展了其应用边界,让机器人更好地融入人类的生活。
随着机器人在工业、养老、居家等多种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越来越高,人类的劳动力在不断地被解放,让人们从危险、重复、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去从事更具创造性与更有价值的工作。就如文章开头那场机器人马拉松一般,要求机器人采用双足行走而非轮式,就是对未来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深刻考量。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不是对人类的替代,而是更好地融入到人类社会中,最终指向的是人机共生的美好未来。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曹晓静
相关文章
- 深圳“机器人谷”领跑湾区智造 2025-04-22 21:13:00
- 柚香谷武胜项目开工, 驱动香柚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22 14:37:00
- 抓住这只 ETF,让“现金牛”企业成为你的长期配置好搭档 2025-04-22 11:11:00
- 能穿针引线也能“公主抱” 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还有多远? 2025-04-22 06:39:00
- 三只机器人概念基金规模破百亿,基金经理:上游零部件确存泡沫,等待去伪出清 2025-04-21 21:26:00
- 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 中汽协发布倡议书 2025-04-21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