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增一儿科专科医联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0:20:00    

转自:千龙网

《北京城市副中心“11722”儿科医联体建设工作方案》日前发布。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为指导单位,搭建完善的“市-区-基层”三级儿科医疗体系。

4月10日,北京城市副中心“11722”儿科专科医联体启动会暨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

会上宣读了《北京城市副中心“11722”儿科医联体建设工作方案》。根据规划,该医联体在通州区卫生健康委的统筹规划下,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1家市级儿童医院为指导单位,通州区妇幼保健院1家区属妇幼保健院为区域协作单位,7家辖区综合医院儿科、中医医院儿科为协同单位,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络单元,搭建完善的“市-区-基层”三级儿科医疗体系,全方位提升城市副中心儿童医疗服务水平。

医联体的建立将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建设全覆盖。将通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速儿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与区域均衡布局。

在医疗服务体系构建方面,医联体将以“医”为本,秉持“合理规划、资源可及、缩小差距”的原则,满足副中心儿童就医需求,促进儿童疾病预防、筛查、诊治的闭环管理。组织实施社区儿科全覆盖建设项目,助力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门诊建设、设备设施、人员配置、组织管理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提升,确保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儿科,缩小不同地区、不同社区机构间的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差距。

同时,优化儿科家医服务模式,提高儿童签约比例,拓展儿童慢病管理、儿童保健服务等家医服务范围。此外,通过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帮扶支援、专家出诊带教等方式,协助妇幼保健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组建优质专科团队,提升诊疗能力,把控诊疗质量,形成规范诊疗路径,让副中心乃至京津冀地区的患儿均能享受到同质化诊疗服务,逐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诊疗服务的同质化、标准化发展。

在分级诊疗与儿科服务衔接方面,医联体以“联”为纲,畅通上级医院与基层社区双向转诊渠道,依托妇幼保健院建立儿童诊疗中心。建立“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妇幼保健院-基层社区”三级转诊模式,其中首都儿童医学中心重点承接疑难杂症患儿,妇幼保健院和其他二三级医院主要负责急危重症患儿救治,并借鉴门诊分级诊疗模式,实施儿科床位动态预留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网格化”管理,承担儿童基础疾病和轻症诊治,以及病情平稳患儿的长期诊疗与康复工作。

未来,医联体还将逐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指导单位、核心枢纽、协同单位、网格单元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推进副中心区域内患儿病历、治疗、住院、检查、检验等信息共享,持续完善电子病历建设,推动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结合儿童慢病诊治工作,完善医联体内长期处方管理,共享慢病患儿信息,利用信息化促进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