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新区:镇域做强“磁场” 改革聚势赋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9:00:00

■沂河新区产业发展亮点走笔之三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临沂沂河新区各镇街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机制创新+服务升级”双轮驱动,激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房票新政激活城市更新“一池春水”
走进临沂沂河新区相公街道奥达华玺小区,石碑屯村民李连强正忙着规划新居装修。他手中那张沉甸甸的房票,不仅承载着全家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更成为撬动区域发展的金钥匙。“这里的房子户型合理,出门就是公园,环境、配套都很好,我们全家都很满意!”李连强说。

作为科创新城片区征收拆迁的创新举措,相公街道在还建安置、货币安置的基础上,创新探索了房票安置政策,在提高群众回迁安置速度和居住品质的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片区房地产市场发展。
“以前总担心高品质住宅卖不出去,现在拿着房票的群众主动上门选房。”奥达集团董事长张达指着沙盘介绍,随着公园、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配套相继落地,企业顺势推出超低能耗被动房项目,建筑节能标准较传统住宅提升90%以上。目前,奥达华府、奥达学府1200余套住房已售罄,奥达华玺的114套被动房也备受客户青睐。
配套升级构筑产城融合“强磁场”
在相公街道的“改革棋局”中,产业配套与民生工程互为支撑。围绕临沂城市副中心定位,该街道同步推进商业综合体、邻里中心、酒店等12个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形成“15分钟生活圈”。这种“产城景”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让购房群体由原来的周边地缘客户为主,转变为全市追求高品质住宅的客户群体,极大地提升了房地产的品牌影响力。“
选择这里,就是看中配套和区域发展的强劲势头。”正在看房的外来投资者李先生坦言,完善的配套让他决定把父母接到这里养老。这种人气虹吸效应,正是相公街道以改革聚势赋能的生动注脚。
镇园融合打造产业升级“新样板”

20公里外的白沙埠镇,同样演绎着改革创新的精彩故事。在沂河新区仪表产业园,佳泉水表公司的新厂房拔地而起,7栋单体建筑构建起完整的生产链。“以前租厂房只能做表芯,现在自己建厂后,大表表壳、检测组装车间等都上了。”总经理张磊指着隔壁工地说,“我们的战略合作企业源顺科技新厂现在跟我们是邻居,以前我们两家老厂距离远,新厂启用后,两家互通配件的运输物流成本可节省货值的5%。”
这种产业协同发展的局面,得益于白沙埠镇创新实施的“镇园融合”改革。占据全国90%的水表配件市场份额以及35%的水表成表市场份额的白沙埠镇计划打造3个1000亩的产业园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实现仪表产业转型升级。
该镇通过建立“一对一”项目跟踪机制,将从土地摘牌到项目开工周期压缩至30天,目前入园建设的14个项目全部列入省市重点项目,企业土地使用年限由30年延长至50年;创新“政银企”对接模式,为园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仅启阳电缆、超维电子等6家企业就获得8000万元专项贷款;实施“荣誉培育”工程,帮助全镇企业斩获省级以上荣誉42项,源顺科技成功入选山东省瞪羚企业,大大提升了企业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
改革红利释放企业发展“乘数效应”

在沂河新区仪表产业园,改革带来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集聚,更是发展质效的跃升。通过建立“链主”企业培育机制,园区已形成从精密铸造到智能仪表的完整产业链。
优越的环链生态,为仪表打开国际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底气。目前,全镇仪表产品出口率占到20%,拓出了一片广阔的国际市场“蓝海”。
“新厂建成投产后,不仅规模和产能扩大了,企业形象也大大提升,会让我们赢得更多的客户。”张磊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璐 王泓钧 通讯员 姚文君 宋秋辰
编辑:吕金妮
相关文章
- 云南优华建工范胜:创新突围 传统行业也能开辟新赛道 2025-04-18 15:40:00
- 税收数据显示:一季度四川经济平稳开局 重点产业发展向新向好 2025-04-18 12:53:00
- @太原人 收件遇乱收费可依法举报 2025-04-18 07:14:00
- 【“羚”跑新赛道】③ 森朗生物:以创新“细胞密码” 解锁生命健康新图景 2025-04-17 17:55:00
- 企业远跨重洋 在消博会寻找打开中国市场大门的“金钥匙” 2025-04-17 15:04:00
- 超过190斤的减重专科医生要减肥,你猜他一个月能瘦多少斤? 2025-04-17 13: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