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青春在山巅开出理想的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4:14:00
【新闻人物】
光明日报记者 韩寒
“这部小说,封存着我刻骨铭心的记忆,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小说。”近日,在长篇小说《昆仑约定》发布会现场,作家毕淑敏坦言。
毕淑敏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她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医学知识创作了小说《昆仑殇》《女心理师》及散文集《心灵密码》等。
《昆仑约定》是毕淑敏最新的长篇小说。作品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高原戍边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年轻战士在极端环境中淬炼生命、追寻理想的故事。小说聚焦高原部队诊所,通过郭换金、景自连、麦青青等人物,讲述了在“世界第三极”的严酷环境中,年轻的战士们以青春守卫国界的故事。
“高原上气候恶劣、物资匮乏、医疗条件简陋。部队诊所不仅是救治伤病的地方,更是战士们心灵成长的熔炉。在昆仑之巅,他们用生命丈量信仰的高度,以热血铸就永恒的约定。”毕淑敏这样阐释《昆仑约定》的“题眼”。
回忆自己16岁起开始戍边的经历,毕淑敏说,对高原的第一印象是荒凉。但不久后,她就习惯了高原,知晓了高原上的青春是何等模样——“那时我们十几岁,尚未来得及盛开为花,就被生活直接拍砸成凝冻的松柏。”她和战友们全力以赴保家卫国,让背后的山河和人民安享和平。从那时起,她爱上了高原,以至于离开之后,再也没有见过比高原的云更美的云。
毕淑敏认为,自己年轻时身体里居住着沧桑的灵魂,近40年前写下了小说《昆仑殇》。当她70岁时,借着《昆仑约定》的书写,重新潜入十六岁半的心灵,把记忆汇总成述说。
毕淑敏谈道,写《昆仑约定》是她埋在心里几十年的种子,也是对一座山许下的承诺。年轻的时候没有写,是怕自己写得不够好,技艺不够,没办法把那些强烈的震撼表达清楚。出于私心,她希望这部小说在生命末期临近的时候去完成。但岁月不饶人,再推,她害怕自己写不完了。有一天,她算了算日子,已经70岁了,那就开始吧!
她从亲历者的角度,以其一贯的细腻笔触刻画边疆部队生活,也用医者仁心诠释人性的光辉,“我已经70多岁了,我把那些珍贵的、刻骨铭心的、必须述说的回忆,交给了这部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小说。高原上,我的青春在山巅开出了理想主义的花”。
在创作《昆仑约定》时,毕淑敏曾几度入院。当她完成这部作品时,她坦言自己已不畏惧离开世间。
发布会现场,作家梁晓声谈道,《昆仑约定》是一本受义务感、责任感驱动而创作的长篇小说。它的难能可贵,在于亲历性。它是倾注真诚和感情的作品。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7日 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 赛技能 2025-04-28 06:23:00
- 北京书市今日启幕,朝阳公园设主展场,城市副中心设分展场 2025-04-22 08:25:00
- 我国强化打击非法捕捞 2025-04-17 04:50:00
- 全球首艘漂浮式动力定位全域化网箱型工船亮相 2025-04-16 06:05:00
- 日民间团体举办学习会 史料揭露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 2025-04-14 08:53:00
- 长跑+音乐派对=?2025暨大校园青春音乐跑火热来袭! 2025-04-12 21:35:00